夏凝珏进得门来,便见自家姑姑活动了下脖子站起身道:“你来的正好,你姑父今日派人传了话回来,不回府用膳了,你便留下陪我们用了晚膳再回去吧。”

夏凝珏点头应了,道:“过几日安瑜便要往书院里住去了,我想着趁着空闲便在欣竹院摆个席面,看看姑父何时有时间过去,也让安瑜可以谢过姑父荐师之情。”

夏清莲应了下来,说是晚间问过林海何时空闲再说。

林海给夏安瑜写了荐书,进那扬州的钟文书院读书,因着离家远了些,便住在书院里面,除了一个小厮,不得带下人服侍的,每月里,也不过只能回来两天罢了。

夏清莲倒有些心疼他小小年纪,但也知晓在这年代,夏安瑜注定要挑起夏家的大梁,决不能在温室里养大,何况还有个小厮服侍着,便是受些苦,想来也不会太煎熬。

夏凝珏倒觉得极正常,她小时候为了锻炼心志,曾经军医出身的爷爷对她要求及其严苛,十岁的她生活早已样样自理,如今夏安瑜还能有小厮服侍,她觉得已经够宽待的了。

夏凝珏和夏清莲说定了正事,又问:“黛玉还没有回府么?”

夏清莲笑道:“今日是万知府家的四小姐邀了一众闺阁小姐们到知府府中赏荷,看这时辰,也差不多该回府了。”

夏清莲成婚不久,盐运使司运同的夫人窦氏便带着女儿登门拜访过。

她的女儿出嫁四年,不曾有孕,今年一个姨娘倒先生下了庶长子,难怪她着急了。

夏清莲给小窦氏开了方子,又拉着她单独说了会儿话,小窦氏直红了半天的脸。

夏清莲也不禁感慨,看来成亲也有成亲的好处,有些话,在如今这个年代,她作为未嫁的姑娘家是不能说的,哪怕作为医嘱也无法开口,但是成亲后,即便说些房里事,也没有那么惊世骇俗了。

小窦氏回去后照着夏清莲的方子调理身体,又照着夏清莲交代的计算日子行房,三个月后竟然真的怀了身子。

一时间,夏清莲的名声,也渐渐在扬州的夫人太太们中间传了开来。

自此,对夏清莲的邀约便多了起来,夏清莲也乖觉,一些保养、美容等等的调理方子,毫不吝啬地传了出去,这对于女人来说,绝对是个诱惑。

夏清莲在交谈中,也会针对对方提出的一些信息,比如某夫人的女儿痛经、比如某夫人的儿子体虚,然后写一些药膳方子送人。

渐渐地,夏清莲也成了贵妇人、官太太圈子里面的红人,夏清莲虽觉得有些累,但她深知中国从古到今,都是一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所以也从不曾摆过架子,但也不刻意讨好,态度一直都是温和的,不卑不亢。

若是赴宴的府里有适龄的姑娘,夏清莲也会带着黛玉一起出门,让黛玉去扩展她的朋友圈,开阔一些眼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