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对于史家这种撇清的行为也是怒在心头,仗着身份把史鼎、史鼐的夫人叫来贾府,又拿史家让史湘云做针线到半夜的事情拿来一番敲打,直把两人气得不行,却无法回嘴。

回去后对史湘云越发不重视,不让她做针线了,却也懒得再带她出门交际,女红之类的都不再让人教导,由得她玩耍去。

王夫人更是生气,在她看来,贾宝玉好着的时候,史家上赶着把姑娘送来,和她的薛宝钗打擂台,如今宝玉不过小小病了一场,就这样急着撇清了?实在是自私又凉薄!

这下看老太太还能怎么说。

贾宝玉的名声坏了,原本还能拿乔说贾宝玉不宜早娶的贾母也不由得急了起来,尤其在史家接了史湘云回去之后,这份焦虑更甚。

贾宝玉尚公主当然是别想了,如今怕是连好人家的姑娘也不愿意嫁了——一个被皇帝评价为“胆小如鼠”

的人,还能指望他有什么作为?哪家姑娘愿意嫁这样一个人?便是不受宠的庶女,嫡母也不方便把她嫁给贾宝玉,以免被人指着鼻子骂不慈。

王夫人虽也着急,却想着这下却是让薛宝钗进门的好时机。

又想着若能靠着成亲的好消息来压一压流言,倒也是好事一件。

王夫人和薛姨妈先提了此事,满以为薛姨妈会一口答应,谁知薛姨妈却委婉地表示,薛宝钗进京是参加小选的。

而且薛家在京里的宅子也修整好了,过几日便要搬回去住。

王夫人气了个倒仰,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薛家大箱小箱地搬家。

看着薛家十几马车的家当,想着这原本是薛宝钗的嫁妆,如今却进不得她贾家门了,又是生气,又是心疼,竟病倒了。

贾母和王夫人婆媳两人在贾宝玉媳妇的事情上,意见相佐已经许多年了,如今倒是各自被看好的媳妇儿家打了脸,便也半斤不说八两,各自消停下来。

乾隆的兴致勃勃被贾宝玉的表现泼了一盆冷水,终于不得不重视起八旗糜烂的现状,荣国公当年好歹也是从战场上建的军功封的爵位,如今不过四代,这子孙便成了软脚儿虾。

乾隆便到皇后跟前吐了一番苦水。

永琮在一旁听了,嘿嘿笑道:“皇阿玛,不如办个大学堂吧,把八旗年纪小的孩子都归到一处习文练武,每三个月考校一次,表现好的,皇阿玛赏他亲笔写的奖状,学得不好的,皇阿玛就训斥他们,看他们谁还敢不学好。”

说着,嘿嘿笑了,仿佛看到有人被乾隆训斥得焉头搭脑的模样了。

乾隆笑着敲了敲他的脑袋:“怎么,上书房那么多宗室子弟还不够陪你闹腾的?”

乾隆知永琮命人做了沙盘,有时会纠结一帮在上书房读书的宗室子弟,分成两派进行“战争演习”

乾隆并不排斥永琮保持尚武的风气,毕竟他念书也是极好的,但是永琮终究是乾隆的嫡子,乾隆下意识地不愿意将永琮派上战场。

永琮撇撇嘴,道:“上书房就那么小猫两三只,没几天就把他们赢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