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看小说>悍妒在古代什么意思 > 第11页(第1页)

第11页(第1页)

一眼看见燕侯徐曜也在,徐曜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徐玉娇咽下后面的话,声音低了八度,叫了声,“二哥。”

这时,楼梯下走上来一个丫鬟,手里卷着诗稿,“这是小姐叫交给爷品评的,一共七份,每位姑娘题诗三首。”

梁荣问;“魏四姑娘为何不参加比赛?”

徐玉娇在一旁撇嘴,“魏四姑娘字能认全就不错了。”

燕侯徐曜偏头,玉面冷峻,凤眸沉敛,徐玉娇顿时老实了。

梁荣把手里的诗稿递给徐曜,“求侯爷赏脸,当个主考官。”

徐曜没推脱,接过诗稿,阅了一遍,放在桌上,拿笔圈出三首诗,“以这三首为最。”

梁荣看还有一个信封,拿过来,侍女说;“这是魏家四姑娘评出前三首诗,誊抄了一遍,小姐说看看侯爷评选的跟魏四姑娘评选的结果是否一样。”

侍女临时改口爷变成侯爷。

第8章

梁荣抽出信封里的纸张,抖了抖,又侧头看一眼燕侯徐曜圈出的前三首诗,露出惊诧表情,对徐曜说;“魏四姑娘跟侯爷的眼光一样,想不到魏四姑娘的字竟然写得这么好。”

徐曜眸光微凝,盯在那页纸上,一个钟灵毓秀的女子,笔锋遒劲,大气磅礴,沉作痛快,“能写出这样的字,至少练十年。”

梁荣佩服这一手好字。把这张纸工工整整折了,收入袖中。

徐玉娇恨不得冲上前,从他袖子里把那张纸抢过来,撕个粉碎,二哥燕侯徐曜在场,不敢放肆。

评审的结果送到秋菊苑西亭,姑娘们围过来,梁雯把抬头封揭开,比赛结果揭晓,前三诗,有两首是李府的姑娘作的,有一首是王家姑娘的诗,李家是世家大族,王家乃当朝清流,二人出类拔萃,没什么稀奇。

徐玉娇的诗没入选,魏昭看了徐玉娇的三首诗,在李王二人之下,在余下人之上,徐玉娇是将门之女,能做出不俗的诗,已属不易,梁雯的诗也排在李王二人和徐玉娇之后,梁家是新贵,不能跟树大根深的名门望族比,众女心服口服。

梁荣没食言,封了三百两银子的奖金着人送来,李王二人争了名,对银钱不甚在意,两人一商量,都表示充公,王姑娘朝众人说:“三百两银子奖金我跟李姐姐拿出来请客,萱阳城的酒楼随便点,到时在座的各位都到,不许缺席。”

众贵女齐赞好,商议选聚餐酒楼,定日子,好不热闹,北安州与北夷相邻,边关重镇,胡汉杂居,民间互通婚,胡人民风开化,对汉人多有影响。

李王二人都对魏昭表示好感,王姑娘笑着对魏昭说;“魏妹妹的字让人眼前一亮,当得惊艳二字。”

李姑娘附和,“魏妹妹的字是一流的,入木三分。”

毕竟她二人的诗得到魏昭的认可,有人懂得,欣赏自己的才华,二人心情愉悦。

只有魏蓁讪讪的,躲在人后,羞愧地一直没说话,侥幸只评选出前三首,落选的诗作,不分名次,她才没当众打脸,众贵女是瞧不起魏家的,亏四妹魏昭给魏家找回点颜面。

魏昭趁人不备,佯作欣赏,把魏蓁的诗作抽出来,抬头白纸黑字,有名有姓,流传出去,给那等闲人平添谈笑之资。

梁雯叫丫鬟拿酒,大家边喝边聊,魏昭跟李王二姑娘互道了姓名,知道李府的姑娘叫李敏,李敏的父亲曾任兵部侍郎,回乡丁忧,朝廷屡屡催他进京赴任,王姑娘叫王香兰,祖父是翰林院大学士,帝师,随祖母住在萱阳城,李敏和王香兰家世显赫,难怪梁雯请二人。

李敏和王香兰看魏昭言谈举止不俗,愿意与之结交,三人聊得投机,序齿,李敏最大,今年十五岁,王香兰跟魏昭同岁,十四岁,王香兰比魏昭大一个月。

魏昭、李敏、王香兰挤在一张桌上,这厢热络,徐玉娇隔着一张桌子,目光始终没离开魏昭身上,怎么看怎么别扭,不顺眼,这样强烈的情绪,魏昭岂能感觉不到,不由暗叹,徐玉娇太沉不住气,已笃定跟自己是情敌,不知哪里来的认知,这种事还不能明说,又无从解释。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末世重生,开局暴打老奶奶  雍正小青梅  [海贼王同人] 四皇红发的女儿认我当爹很合理吧  教官,不可以(军旅)  离开你,我真的活不下去吗?  我怀孕了,你不想娶我?  有透视眼还不去赌石,你闹呢?  叫你丫作孽  女王的秘密日记  我有病,得治+番外  东宫蜜史  宙然发生的爱恋  旧晴难忘  不小心创亖了娇妻系统  反派后妈带萌娃嫁入豪门  柳絮纷飞时  谁在记忆里流连(出书版)+番外  [网王] 当我成功嫖了幸村精市以后  斯德哥尔摩情人+番外  重登仙途:我在路边捡男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