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眼一瞪:“仙画都说了,圣人之言也不都对,你自己给老娘带点脑子!”

她儿子慑于母亲虎威,低头嘟囔:“可是,本来这农桑一事本来有老农做了就行了,何必还非得要读书人呢?”

他难道能凭着务农改换门庭,甚至是青史留名不成?

年轻的书生陷入到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

仙画中显现出这样的一幕——

扛着锄头的老者回到了自己的小屋。

屋外的竹篱笆下,一盆盆的菊花已经开了,绚烂多姿,虽然品种普通,但胜在野趣。

老者抚须,拿来笔墨,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诗句。

【只有当读书人在考场或者是官场失利失意之后,他们才会回归到田园,以“隐士”

的姿态来研究农学。

而且他们自己也明白研究农学是会被同阶级的其他人看不起的,他们在书里面也会自嘲。

比如唐朝的韩鄂在《四时纂要》“序”

中说到“虽惭老农老圃,但冀传子传孙。

仍希好事英贤,庶几不罪于此。”

,很谦卑。

贾思勰写《齐民要术》的时候也时时流露出这种态度。

他在教农民们做一点小本经营的时候,也要先掩饰性的说一番“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的话,然后再提笔。

】2

【这还算好的,甚至有的农书的作者都不愿意留下自己的名讳,好像这个事情非常羞耻,做贼心虚一样。

天幕上出现一本农书,直接以《鄙书》来命名,作者“无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