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瑛在堂上侧身看他,缓缓笑道:“穿得挺好看,满北京都找不着第二个这么好看的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放一下本文参考书单吧

写八股部分主要参考

四书章句朱熹

八股文鉴赏龚笃清

钦定四书文校注方苞

八股文内容很多都是题目所在章节的原文或传注,配合四书看就比较容易看懂了

第79章

一时天色近午,谢瑛就吩咐厨下备办菜肴,把自己家酿的那高梁酒拿来。

他对崔燮说:“这还是贤弟你当初在通州给我的酒方子,我叫人在庄子上试酿了半年多才得的。

我叫人在地里埋了一年多,喝着比给你送去那时又醇厚许多。

不想这高梁做饭吃难以入口,做酒却比南边儿来的米烧酒和京里的麦烧酒好喝,又甘又醇,也不知是谁想出来的方儿。”

那是晚清的方子,当然比明前期的好……

崔燮干笑着答道:“反正不是咱们大明的方子,外头来的。

不都说海上有神仙么,自然比寻常酒家酿的好。”

谢瑛点了点头,拿过一小坛酒,亲手拍开泥封,倒出一小盅酒,推到崔燮面前:“今日就请崔贤弟喝神仙酒,吃神仙肉。”

有小厮拿了个新李、嫩樱桃、糖蒸茄、苗瓜、天目笋、带冻姜醋鱼、酿肚子、水鸡干的八样攒盒过来给他们下酒。

过不久正菜渐次上来。

先就是一个蒸得骨肉如泥的猪头,里面的作料都捡干净了,只见一条条皮面泛着酱红光泽,肥肉蒸到透明的肉条。

再有酒和秋油蒸的神仙肉,栗子和笋尖儿炒的川炒鸡,两面煎的家常鲫鱼,加鸡屑、火腿屑煨的八宝豆腐,一个生炒甲鱼……

只除一盏冬瓜煨的碧玉官燕珍贵些,都是些家常菜,没什么奢侈难得的东西。

谢瑛亲手替他夹了一箸肉条到盘子里:“你尝尝这个川猪头,麻香味甚重。

还是先父在四川任上时,家里的厨子还从那边儿学的法子,多用砂仁花椒,比京里的卤烧猪肉另有一种特别的香味。”

崔燮蓦然知道了他父亲已去世,心里微有些泛酸,觉得谢千户跟自己同病相怜。

可他现在这个身份,实在不能像在现代那样拍拍谢瑛说一句“其实我也是个孤儿”

,只能举杯说:“我竟不知尊大人已经过世,令谢兄触及伤心事,是我的不是……”

他正要自罚一杯,谢瑛却说:“这是我自己提起来的,你赔什么罪。

我们做武人的哪有几个能安稳寿终,何况先父是为平苗乱捐躯任上的英烈,后人提起来也是荣耀,何需伤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