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中午在老宅吃了顿团圆饭,一家人就回了自己家。

张有铁家的年夜饭是马婶跟周嫂子带着家里的妇人们一起做的席面。

柳氏赏了池塘那边众人三桌席面和酒水,让马叔马婶带着他们自去热闹去,这边不用伺候,只管安心过年。

众人齐齐磕头叩谢主子仁慈,就欢欢喜喜吃酒去了。

这边,不大的屋子里就剩一家四口,几人围着桌子亲亲热热吃了一顿年夜饭,饭后一家人围在一起下五子棋,当然了是夏雨教的。

因有这个游戏玩着,让今年的守岁变的不那么枯燥。

等到怀表的指针到了子时过半,外面听到爆竹的声响,张有铁也开门带着长运放了爆竹,一家人才各自去睡下。

第二天一大早,夏雨还没起床,就听到外面下人给柳氏拜年的声音。

柳氏把提前准备好的红包给每个人都发下去,大人小孩儿都有。

钱封的不多,不过讨个好彩头罢了。

该给下人的赏钱在年前已经发了,让他们自己手里有钱可以置办些东西。

吃过早饭,一家人穿戴一新,准备出门去拜年。

张有铁和长运的穿着自是没什么新鲜的。

柳氏和夏雨穿的新袄子却是马婶下了功夫做的,比她们日常穿的要精致不少。

柳氏的领口镶了一圈雪白的毛皮,跟头上的银簪子交相呼应,平白的让柳氏多了一些贵气。

夏雨的领口倒是没镶嵌兔毛,但是她脖子里围了一条兔毛围巾,毛茸茸的围巾衬的夏雨的脸愈发的嫩白可爱,围巾的下面隐约露出银项圈的坠子。

兔子是马叔在后面山上打到的,拿到县城里硝皮子的店里让人家忙处理了,腊月二十那天把处理好的兔皮拿回来,马婶就紧赶着做了这两件袄子出来。

四口人刚出门就碰到了村里来拜年的小孩子们,柳氏也不吝啬,每个孩子都有,一人一个铜板。

放到他们脖子前挂的兜兜里。

现在长运和夏雨大了,前几年兄妹俩也如这群小娃子一样挨家挨户的拜年。

有的会给孩子一个铜板,有的则会在孩子的兜兜里放颗糖或者一把自己家炒的毛嗑子,总之不叫孩子们空手从家里出去。

一路上碰到了几波这样成群结队拜年的孩子,在其中一队孩子中他们还碰到了老宅的冬雨。

这孩子小脸跑的红扑扑的,耳朵上戴着新买的银丁香,脖子前的兜兜里已经有了三个铜板,还有几颗糖,柳氏也笑着在她的兜兜里放了一个铜板,嘱咐她别跟人群走散了,拜完年就赶紧回家。

“哎,我知道了三婶。”

说完就跟着小队伍跑了。

他们走的很慢,因为路上总会碰到村里的人,见了面少不得一番互相拜年。

夏雨觉得一切都很新奇,这些热闹的场景在现代的时候已经很难见到了。

现代的人总是太忙,走亲戚也是匆匆忙忙的,开着车礼品放下,坐一会儿就要走下一家了。

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终于到了老宅。

一家人都在院子里站着,看样子是刚接待了一波拜年的小娃子,王氏手里的果盘还没来得及端到屋里。

张有铁跟柳氏先给父母拜了年,然后兄弟妯娌之间互拜。

长运和夏雨则是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给张老爷子和刘氏磕头拜年。

刘氏给了他们两个一人一个红包,夏雨捏着手里沉沉的红封揣到兜里,然后去给大伯、二伯还有两位伯娘拜年。

王氏塞给两人一人一个红包,李氏还在月子里不能出来,她给的红包就由张有银发给孩子们。

张成文和青荷虽说是做四叔和老姑的,但是二人尚未婚配所以不用给孩子们发红包反而还能得到几个哥嫂给的红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